岳飞的《满江红》壮怀猛烈,激昂慷慨,激励人心,是岳飞的代表作。这首词很好的反映了岳飞一心报国,矢志不渝,赤胆忠心的特点。
而实际上,岳飞早年还写过一篇文章,这篇文章甚至比《满江红》还要励志,读来令人振奋。这篇文章就是《五岳祠盟记》。南宋建炎四年,公元1130年,岳飞取得了建康之战的胜利,他受到天子宋高宗的褒奖,将其召到杭州听封。
岳飞意气风发,其时他只有28岁,已经是南宋军中崭露头角的名将。岳飞途径宜兴张渚镇五岳祠,挥笔写下了这篇《五岳祠盟记》。
“自中原板荡,夷狄交侵,余立志河朔,起自相台,总发从军,历二百馀战,虽未能远入夷荒,洗荡巢穴,亦且快国雠之万一。今又提一旅孤军,振起宜兴;建康之城,一鼓败虏,恨未能使匹马不回耳!故且养兵休卒,蓄锐待敌,嗣当激励士卒,功期再战,北逾沙漠,蹀血虏廷,尽屠夷种,迎二圣归京阙,取故地上国界,朝廷无虞,主上奠枕,余之愿也。
”从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,岳飞对于女真贵族深恶痛绝,称其为“夷狄”“虏”,他又对于自己的军队实力很有自信,称“今又提一旅孤军,振起宜兴;建康之城,一鼓败虏,恨未能使匹马不回耳”。最后,岳飞用激昂慷慨的语气道出了自己的志向,所谓“北逾沙漠,蹀血虏廷,尽屠夷种,迎二圣归京阙,取故地上国界”。岳飞抗金并不仅仅是追求盖住金兵南侵,而是要一鼓作气将金人彻底击败,不光要恢复北宋陷落的领土,还要一举“北逾沙漠,蹀血虏廷,尽屠夷种”。岳飞又说“迎二圣归京阙”,就是要把被俘的宋徽宗和宋钦宗迎接回来。
年轻气盛的岳飞写下了这篇励志文章,随后他在杭州受到天子接见,加官晋级,今后成为南宋中兴名将,浴血战场十余年,屡败金兵,可以算是南宋初年的第一名将。可是,我们都知道,岳飞的志薄云霄最终未能实现,就在他蓬勃生长,眼看就要击败金兵主力的时候,宋高宗紧迫叫停了他的北伐作战,将其强行召回。并在不久之后将其残忍杀害,岳飞死时年仅39岁,距离他写下《五岳祠盟记》只有十一年。有人说岳飞之所以会被天子猜疑杀死,是因为他提出“迎回二圣”,这样一来就会导致宋高宗职位受到威胁,究竟宋徽宗是高宗的爹,宋钦宗是高宗的哥。
但实际上,岳飞并不是一个政治呆子,1135年宋徽宗死在北方,随着宋高宗职位的稳固以及岳飞的成熟,在此之后岳飞再也没有提出过“迎回二圣”,相反,岳飞对于宋高宗的至尊职位给予了充实的尊重和支持。赵构最初也曾对岳飞给予厚望,支持岳飞的抗金作战。俩人厥后之所以闹掰,归根到底是赵构畏惧岳飞做大,成为下一个赵匡胤,他怕岳家军给岳飞来个“黄袍加身”,这才是赵构削夺岳飞权力并最后杀死他的真正原因。
本文关键词:开云体育app,岳飞,书写,经典,文章,激励,人心,不输,满江红
本文来源:开云体育app-www.zxwtop.com